牛用背膘眼肌测定仪:肉牛育种提质增效的必备工具
2025-09-19 返回列表
在现代畜牧业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肉牛育种的核心目标已从单纯追求体重转向肉质性状的精确定量。传统的外观选牛主观性强,而成本高昂、破坏性强的屠宰测定又无法对活体进行持续动态追踪。正是在这一需求驱动下,牛用背膘眼肌测定仪(即活体超声测定技术)应运而生,为全球肉牛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精准与高效。
一、 核心遗传指标:背膘厚度与眼肌面积的科学价值
活体超声测定聚焦于牛只的两个关键表型数据,它们是评价肉牛胴体价值和遗传潜力的重要依据。科学研究表明,这两个指标具有中高遗传力,意味着它们能通过选育得到有效改良。
1. 背膘厚度(BF):衡量育肥效益与风味潜能
脂肪沉积水平:背膘厚度直接反映皮下脂肪的沉积量,这与胴体屠宰率、脂肪覆盖度密切相关。
出栏时机:适度的脂肪不仅能保护胴体,更是决定牛肉风味(嫩度、多汁性)的关键,是育种者确定**育肥效果和出栏时期的重要参考。
2. 眼肌面积(REA):决定瘦肉量与胴体价值
肌肉发达度:肋眼肌面积是反映牛只瘦肉量和肌肉发育情况的核心指标,直接影响高价值部位的产出。
遗传改良:由于眼肌面积与背膘厚度在遗传上相对独立,育种者必须同时通过牛用背膘眼肌测定仪进行测量,才能全面、有效地筛选出具备高瘦肉率和理想脂肪的优质种牛。
二、 技术与标准:活体超声测定的可靠性与国际接轨
活体超声测定已成为国际肉牛性能测定的通行标准。其技术的科学性和数据规范性,是国内育种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关键。
1. 活体检测的科学优势
无损、动态追踪:设备能无需屠宰在活体牛只上重复进行测定,实现对种牛从生长到出栏整个周期的动态数据采集,帮助建立准确的生长曲线和遗传评估。
高精准度:现代超声算法针对反刍动物的特殊组织结构进行了优化,能提供高分辨率的内部结构影像,活体数据与屠宰后数据具有高度相关性。
操作便捷:测定仪可在牛只指定肋间隙快速扫描,实时显示背膘和眼肌的横截面图像,并能自动完成宽度、面积等参数的量化计算。
三、 赋能育种者:牛用测定仪带来的增值价值
引进和应用牛用背膘眼肌测定仪,对于立志打造优质肉牛品种的育种者而言,不仅仅是添置设备,更是对未来市场竞争力的战略投资。
对于中国的肉牛育种企业而言,拥抱牛用背膘眼肌测定仪,就是拥抱数据化、科学化、国际化的育种未来,是实现提质增效、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力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