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ne

当前位置:主页 首页 > 技术指导

羊用背膘眼肌测定仪:精准检测,助力羊群育种与肉质改良

2025-09-05 返回列表

在现代化羊场中,肉质评估已不仅仅依靠屠宰后的检测,而是越来越依赖 超声成像技术。其中,羊用背膘眼肌测定仪的应用,让育种、饲养和肉质改良工作更加科学化、可视化。

羊 背膘眼肌 (2小).jpg

1. 特殊的羊体结构与检测方式

与牛、猪不同,羊在解剖结构上存在一些特殊性。有些羊有 13对肋骨,有些则是 14对。这对超声检测位置的选择提出了更高要求。通常,国内习惯在 左侧进行检测,而国外多数采用 右侧。检测的标准部位是 倒数**肋和倒数第二肋之间,这里能清晰呈现羊背膘厚度与眼肌面积。

2. 毛发与皮肤的影响

羊的毛发和表皮特点对检测效果有显著影响。像绵羊这种毛发较长的品种,一般不需要刮毛,只需拨开毛发并涂抹耦合剂,就能获得清晰影像。但对于毛发短小、细密的羊,往往需要剃毛,否则超声波难以透过,影响图像质量。

更值得注意的是,羊的皮肤对超声波的吸收非常强,这也是许多通用B超机在做羊背膘眼肌检测时,图像模糊、不够清晰的主要原因。因此,专门为羊设计的背膘眼肌测定仪必须具备更强的穿透力和成像优化功能。

2025.02 赛诺羊场DZ20羊背膘眼肌 (11).png

3. 检测参数与图像需求

在羊场实际生产中,检测的核心指标主要包括:

目前,市场上一些普通B超机仅能测量背膘厚度,而没有配备 眼肌宽度与面积测量的专门设置。这就导致数据不完整,难以满足育种和科研需求。而专业的羊用背膘眼肌测定仪,能够在图像上直接标注宽度和面积数据,大大提升了检测效率和科学性。

4. 羊用背膘眼肌测定仪的价值

通过精准的背膘与眼肌检测,羊场可以实现:


羊的体表结构与皮肤特性对超声检测提出了挑战,但随着专用设备的普及,羊用背膘眼肌测定仪正在解决这些难题。相比通用B超机,专业化的设计不仅保证了图像清晰度,还提供了眼肌宽度和面积等关键参数,使检测结果更科学、更全面。

在肉羊产业向高效、优质发展的趋势下,背膘眼肌测定仪无疑是羊场提升效益、推进育种改良的有力工具。


上一篇: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猪场的背膘仪?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