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ne

当前位置:主页 首页 > 技术指导

羊背膘仪使用方法详解

2025-11-21 返回列表

在现代羊业育种与饲养管理中,背膘厚度已经成为判断一只羊体况、生长速度、脂肪沉积能力的重要指标。过去牧场、养殖户往往依靠经验观察羊只肥瘦,但外观受毛量、季节、营养状况影响,难以形成精确数据。随着 羊背膘仪(羊用背膘眼肌测定仪) 在羊场的应用普及,脂肪层厚度与眼肌面积终于能实现可视化、数字化测量。

为了让养殖者和技术人员更好理解羊背膘仪的操作方法及使用细节,本文将从“测哪里、怎么测、注意什么、测出来有何用”四个方向进行系统讲解,让羊场在育种和饲养管理中真正发挥背膘仪的价值。

2025.02 赛诺DZ20测羊背膘眼肌 -小.jpg

一、为什么羊背膘仪是羊场不可缺少的工具?

羊的脂肪沉积位置相对集中,但外观不容易分辨其真实厚度,特别是绵羊毛量大、体表回声吸收强,视觉判断往往不准确。使用 羊背膘仪 进行检测,可以让管理者得到以下数据:

这些指标直接与繁殖性能、日增重、肉品质和饲料利用率相关,是现代化羊场必须掌握的关键数据。

二、羊背膘测量的标准位置在哪里?

测羊背膘厚度.png

不同国家测定标准略有差异,但国际通用测点都集中在 羊第 12–13 肋间(倒数**肋和倒数第二肋之间)

中国羊场大多采用 左侧测量,而国外如澳洲等国家常采用右测。这两种方法在测点位置上无本质区别。

在测点处,探头对准肋间肌肉,将羊背部脂肪层、肌肉层清晰显示出来,通过羊用背膘仪就能实时记录厚度与面积数值。

三、羊背膘仪的操作步骤

为了让羊群的背膘数据更精准,以下操作流程对技术人员非常重要。

1. 羊只固定与准备

测背膘并不需要强制固定,只需保持羊只站立或在羊台上轻柔限制活动即可。

如果是绵羊等毛量较大的品种,一般无需剃毛,只需将毛发拨开,露出皮肤,让超声耦合剂能更好接触皮肤。但如果毛发过细、过密(如山羊部分品系),则需要轻度剃毛以保证图像清晰。

2. 探头耦合剂涂抹与图像调整

羊的皮肤特点比较特殊,角质层厚且吸收超声能量较强,这是很多普通B超在羊背膘检测效果不佳的原因。

使用背膘仪时要注意:

优质的羊背膘仪图像应能看到:皮肤层 → 脂肪层 → 肌肉层三层结构。

3. 探头摆放与识别背膘层

将探头垂直贴在第 12–13 肋间位置,让图像横截面显示背部肌肉结构。羊的背膘层通常呈均匀浅回声,肌肉层呈纤维状中等回声,界限清晰。

这一界限的清晰度决定测量是否准确。

2025.02 赛诺羊场DZ20羊背膘眼肌 (7).png

4. 测量背膘厚度与眼肌宽度

羊背膘仪大多具备自动测量功能,只需点选图像上脂肪层的上下边界即可自动获得数据。

一些更高端的仪器(如博祥来新推出的多功能背膘仪)可直接:

让检测更高效、更标准。

羊背膘仪让“看不见的数据”变得可视化,使羊场从传统的经验式管理,逐步过渡到数字化育种与精准营养管理时代。通过定期测量背膘厚度、眼肌面积,并结合羊场的繁殖计划与育肥目标,可以显著提升生产效率,降低饲养成本。

对于追求高繁殖率、高肉品质、高经济效益的养羊场而言,使用一台专业的羊背膘仪,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建设。


上一篇:智能猪用背膘眼肌测定仪:让猪场育种更精准的“AI眼睛”

下一篇:暂无